主页 > imtoken2022官网版 > 日元国际化进程的思考及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日元国际化进程的思考及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imtoken2022官网版 2023-07-27 05:12:08

日元国际化进程的思考及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总结:从国际货币的货币功能看日元国际化进程可以看出,日元在国际贸易结算领域陷入“去美元”。在国际投资领域,已形成对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货币的依赖;在国际储备层面,日元的非定向汇率让日元对其他国家作为储备货币失去了信心。日本央行在应对资产泡沫和温和通胀之间反复无常的货币政策,最终导致日本经济“失去了10年”80年代日元人民币汇率,从而失去了日元进一步国际化的黄金机会。作为东亚崛起的国家,中日在经济体量、经济结构、地缘政治、文化基础、外部环境等方面有着深刻的相似之处,在经济结构和战略眼光上也存在差异。鉴于人民币与日元国际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同一历史发展阶段具有较高的可比性,日元国际化进程可为人民币国际化之路提供借鉴关键词:日元、人民币国际化、国际货币功能的引入 1960年代以来,由于多年的贸易顺差和金融市场相对封闭,日本面临着来自日元汇率升值的巨大内外压力,金融市场的开放。在此背景下,日本开始了日元国际化进程。 但迄今为止,日元作为记账单位、交换媒介和价值储存手段的国际化并没有取得预期的进展,反而深陷“去美元化”的困境。

日元国际化进程可以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参考。这不仅是因为日元国际化在世界货币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还因为当前人民币国际化与两国经济金融发展高潮时期的水平相近。 1980年代日元的国际化。环境与地缘政治可比性强,支撑中日经济金融体系的经济文明价值观同根同源。因此,对日元国际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比较分析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通过这样的分析,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从日元国际化进程中吸取教训,找到自己的优势,也可以充分警示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日元国际化进程回顾 日元国际化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第一阶段,从二战结束到1970年代末,是日元国际化的初始阶段。日元国际化。二战后的经济复苏时期,经济迅速进入高速增长阶段,1955年至1973年间,其GDP年均增长9.8%,成为1968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日本经济 日本的高速增长是在低通胀、低失业率的前提下实现的,日本经济的增长伴随着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的​​转变集约化,重化工业的发展增强了日本的贸易竞争力 进入1970年代后,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国际货币体系进入浮动时代以美元为基础的汇率。

国际市场对日元的需求日益增加,日本也开始关注日元的国际地位。不过,日本政府对日元国际化的立场还是比较谨慎的。 (二)1980年代第二阶段是日元国际化快速发展时期。1980年代,美国经常收支,特别是对日收支逆差较大,贸易往来美日摩擦加剧,美国将日本的贸易顺差归因于其市场关闭和日元贬值,认为日元汇率不是通过市场形成的均衡汇率。国家要求日本开放商品市场,同时也要求日本开放金融和资本市场。日本政府在1980年代后开始对日元国际化持积极态度,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为日元国际化。1980年12月,日本政府全面修改外汇法,将“原则禁止”改为“原则自由”;在1 984年,“日元-美元委员会”就日本金融、资本市场自由化、日元国际化、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日本金融和资本市场等问题达成共识,并公布了“日元-美元委员会” ”。委员会报告”。日本财务省发布了《金融自由化与日元国际化的现状与前景》的公告,进一步完善了日元国际化的具体措施,被视为日元国际化真正开始的标志。 (三)1990年代第三阶段是日元国际化的衰退期。“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开始大幅升值,日本经济进入“日元升值萧条期” .

澳币汇率走低买进澳币_澳币兑换人民汇率查询_80年代日元人民币汇率

从 1986 年底开始,日本进入了持续 50 个月的“平成繁荣”时期。 “平成热潮”期间,日本总体物价水平相对稳定,但股票、房地产等“资本品”价格大幅上涨。这种泡沫般的经济繁荣出现在1990年末和1991年初。银行等金融机构相继倒闭,银行等金融机构产生巨额坏账。对于外国投资者而言,持有日元计价资产的风险也变得越来越不确定。日元汇率的波动降低了日元作为资本产品的吸引力,同时抑制了出口的增长,使得日元在贸易中的交易份额更加难以扩大。一般来说,国际货币具有三个主要功能:记账单位、交换媒介和价值储存手段。下面,我们将从这三个方面的具体数据来看日元的国际化程度。 (一)价格单位见图1、图2。1979年日元作为计价货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为24.9%,2013年,比例上升到35.6%。1979年,日元在进口计价货币中仅占2.4%,2013年这一比例上升到2< @0.6%。随着日元的国际化,日元作为贸易计价货币的比例不断提高,但是这个指标距离美元和欧元还差得很远。美国使用当地货币用于结算,占出口贸易的95%以上,也可用于进口。在德国、法国等欧元区国家,本币面额在出口贸易中基本占50%以上,在出口贸易中约占一半。进口贸易。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日本进口占世界贸易总额的4.7%,出口占世界贸易总额的4.3%。可见,日元作为计量单位的功能并没有被世界很好地接受。 (二)交换媒介衡量日元作为交换媒介的使用程度,主要可以从日元在国际投资市场的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国际银行贷款和国际外汇市场。在国际债券市场中,以日元计价的国际债券的绝对规模稳步上升,但相对比例一直在缩小。如图3所示,截至2009年,以日元计价的国际债券发行规模欧元最大,11.7万亿美元,占国际债券发行总量的47.5%;以8.9万亿美元计价的美元,占36.@ >1%;以日元计价日本国际债券占比仅为3%,远低于其他国际货币。与欧美国家相比,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占比较低。 2010年,日英国、法国和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与GDP的差额分别为:75.3%、59.1%和22.0%,而日本只有 15.1%。在 1970 年代,临时贷款几乎不存在。 1980 年代后期日元对美元的大幅升值直接刺激了日元国际借贷的发展(见表1))。然而,日本的长期净贷款,大部分是以美元或加元等外币计价的,大部分流向经合组织国家,大部分投资于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 2013年美元占比87%,德国马克30%,日元22%,英镑11%; 2013年的份额大致相同。

澳币兑换人民汇率查询_80年代日元人民币汇率_澳币汇率走低买进澳币

随着日元的国际化,日元的外汇交易量普遍维持在20%左右。这说明日元的国际化已经实现,但与欧元(约35%),尤其是美元(约90%)相比,日元在外汇市场的交易比例相对较低。此外,东京市场的外汇交易量在1989年达到了与纽约市场相当的规模,但随后差距迅速扩大,其地位逐渐被新加坡和香港的外汇市场所取代。可见,随着日元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日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兑换程度确实有所提高。但是,无论是在国际债券市场、海外直接投资、国际银行间贷款,还是在外汇交易量和东京外汇市场规模方面,日元与公认的仍有较大差距。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 (三)价值储存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日元和马克成为牙买加体系下国际储备的新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日元的国际化,日元的占比国际储备中的比重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1995年日元在国际外汇储备中的比重达到6.@>77%,而当时英镑在国际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为2.11%;只有3.60%,而英镑的比重为3.83%,已经超过日元的比重。1995年到2011年,日元占国际外汇比重外汇储备 美元占比逐年下降,美元占比虽然有波动,但一直保持在60%左右,欧元上涨占比也提升至24.67 2011 年的百分比(见图 4)。

可见,日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发展已经失败。因此,从一种国际货币的三大功能来看,日元的国际化程度还远远不够,在某些方面甚至是“退而不进”,日元的国际化程度还远远不够。期望 。因此,日元的国际化进程已经失败。日元国际化受阻的深层次原因 基于以上货币功能角度的分析,日元国际化进程受阻并陷入困境。有深层次的原因。 (一)作为计价货币的“去美元化”困境在日本的国际贸易中,由于过度依赖美元,日元一直无法成为国际贸易的计价和结算货币1.原材料进口以美元计价,在日本大宗商品进口中,以美元计价的交易份额高,日元的使用率低,符合麦金农理论商品贸易假设二、日本 矿物燃料、食品、原材料、化学品等同质初级产品在进口商品中占比较高,原材料进口依赖美元。2.出口产品依赖于美元美元定价。由于日本企业在生产最终产品和高级中间产品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大量的美元化成本。尤其是在日本形成垂直一体化贸易模式之后东亚 1990年代,东亚大部分国家以美元计价,这使得日本面临更大的美元化。费用。为了对冲成本中的美元汇率风险,出口商倾向于以美元定价。

80年代日元人民币汇率_澳币汇率走低买进澳币_澳币兑换人民汇率查询

3.日本跨国公司的经营理念决定了母公司愿意在交易中承担美元价格的汇率风险。日本出口商在日元升值的前提下,更愿意帮助其子公司承担短期汇率损失,以稳定市场份额。 4.日本对东亚大部分国家的贸易顺差不利于日元出口。日元对东亚出口的估值较低,而日元对东亚进口的估值较高。从东亚国家出口中获得的日元大部分用于进口支付。一般来说,东亚企业对日元的顺差不大,也不大。 (二)金融交易媒体的困境1.“短贷长贷”的逻辑是倒置的。世界各国央行通常从世界各国以本币的形式,同时向世界输出长期贷款和投资(长期贷款),以达到向世界输出货币流动性的目的,履行国际货币发行人的义务,日本的国际化进程也形成了“短借长贷”的格局,但其逻辑却相反以美元等外币计价,然后借入短期外币资产对冲长期外币贷款的汇率风险。你n 国际货币和远见。 2.偏好外币计价,更多证券投资。为追求海外高利率,日本的金融交易多以美元等外币为交易媒介。 2010年底,日本购买的境外中长期债券中有3只9.64%以美元计价,13.9%以欧元计价,只有3只3.37% 以日元计价。

同时,日本的长期资本输出主要集中在证券投资上,直接投资占比较低。 2010年末证券投资272.5万亿日元,占对外资产存量的48.36%。这部分被动投资在日元国际化进程中也没有发挥作用。 3.资本输出目的地不匹配。当美元和英镑成为世界货币时,它们向发展中国家大量输出资本。结果,发展中国家积累了大量的美元和英镑,以提供本国货币的流动性,从事国内投资,支付进口费用。在 1980 年代后期,日本 80% 的净长期资本出口流向了经合组织国家,其中 50% 流向了美国。从资本输出来看,日元国际化战略是错误的。可见,日元作为一种交换媒介,在其国际化进程中仍面临着“去美元化”的困境。日本对外证券投资比重较高,但以日元计价的比重较低。大部分投资流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并未形成日元的大规模积累。日本以外汇计价的资本输出伴随着以对冲风险为目的的以外汇计价的资本流入。日本虽然具有一定的国际投资规模,但只有一小部分以日元计价的投资对日元国际化具有积极意义。 (三)储备货币困境 从整体趋势看,日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近30年来经历了先升后降的走势,出现拐点是由于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

80年代日元人民币汇率_澳币汇率走低买进澳币_澳币兑换人民汇率查询

到目前为止,日元只是世界第四大储备货币,约占世界外汇储备的3.6%。最根本的原因是日本经济的衰退。同时,也不能排除以下原因:1.国际社会对本国货币价值的稳定性缺乏信心。这不仅包括稳定的汇率,还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的稳定。日本政局频繁变动、与东亚国家缺乏战略互信、日元国际化等都是不利因素。 2.日元更多地被国际社会视为风险对冲和投机的工具,而不是为世界金融体系提供货币流动性的工具。在日元汇率相对稳定、利率极低的情况下,国际日元储备在短时间内大幅增加。这证明,对日元储备的热情,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避险和追逐利润。毕竟,日本不能成为国际最后贷款人,它是一种不必要的国际储备货币,是失败的。 (四)独立货币政策的困境在日本推动日元国际化的过程中,日本没有实施有效的货币政策,导致金融资产泡沫膨胀。此时利率应该已经上调了资产泡沫,但迫于日元国际化过程中形成的日元升值压力,一旦上调利率,势必会导致更多套利资金流入,实际情况是日本的利率水平不仅没有上调,反而大幅下降,比如1985年,货币市场利率为6.@>46%,跌至3.62 % 1988 年。因此,日本不能再根据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限制。 n.

日元国际化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异同(一)它们自身的经济条件规模相近。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和日本 1970 年代到 1980 年代情况类似,经济和产业结构相似,中日经济贸易导向结构突出,中日企业成本中的汇率风险非常大这一阶段,中国和日本是第二产业的比重在40%到45%之间,房地产业产值占两国GDP的比重在两个阶段都保持在10%左右。收入和消费习惯,这个阶段中日人均年收入为 可支配收入水平基本持平,日本居民的平均储蓄率居高不下nts约为30%,中国约为45%。两国居民在投资方面都非常喜欢房地产。 (二)国际环境与中国相似,日本货币国际化是在世界经济出现一定程度衰退,国际货币秩序受到干扰后,才出现在国际舞台上的,两国国际收支平衡巨大。顺差,尤其是对美贸易顺差,货币都在升值区间,美国在不同时期采取了施压中日升值的政策。地缘政治因素。中日处于东欧亚洲和太平洋西海岸,对亚洲地区的经济金融辐射力很强,对亚洲地区的贸易依存度很相似。(三)各国货币国际化进程的差异中日1.中国经济结构尚未达到日本同期水平。

80年代日元人民币汇率_澳币兑换人民汇率查询_澳币汇率走低买进澳币

中国的贸易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突出高科技元素的产业体系尚未建立。虽然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但与日本在1980年代的贸易大国地位相去甚远。 2.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中国长期处于国际收支双顺差状态。到2012年,我国外汇储备已达33115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1985年日本正式实施国际化时,其外汇储备仅占全球外汇储备的5%。这对中国政府应对汇率风险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3.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一般来说,日元国际化的过程大多是在外部压力下或在自身危机复苏过程中被动完成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虽然是由政府主导的,但也有一个清晰而渐进的过程。日元国际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一)更高的国际分工最终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从“贸易立国”到“科普立国”的战略演进过程中技术”,日本处于发展过程中,在该国的垂直分工中,处于高端,提供差异化​​产品,具有相对垄断优势。根据货币选择理论,日元计价的结算比例较高. 中国的贸易公司大多负责低技术、低附加值的产品,这限制了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定价中的使用。在与周边国家的边境贸易中,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和技术水平高于大多数国家周边国家,其区域分工明显高于中国全球因此,R以MB计价的结算在边境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

经济分工升级,不仅有利于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也有利于人民币发挥国际定价和结算货币的作用。 (二)金融自由化程度制约货币国际化程度 根据威廉姆斯的研究,国际货币的流动性较少取决于发行国的实体经济,而更多取决于该国金融业的发展。日本到 1984 年基本实现了资本账户自由化,而中国在加入 WTO 两年后才开始资本账户自由化进程,封闭的金融市场和资本账户管制使中国无法像日本一样在国际舞台上扩大货币。 (三)市场化的利率和汇率决定机制是保证人民币国际化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人民币国际化客观上要求人民币最终在条件下可自由兑换。资本账户。对于中国这样的经济大国来说,独立的货币政策是经济稳定发展的必要保障。根据蒙代尔-弗莱明的“三难困境”,在资本可以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独立的前提下,中国不可能实现固定汇率80年代日元人民币汇率,这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需要中国实行浮动汇率制。汇率制度。在日本推动日元国际化的过程中,由于汇率的剧烈波动,对日元的国际估值和储蓄造成了负面影响。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保持汇率稳定和适度升值至关重要。 (四)美元霸权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大外部挑战。从历史上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有一个时期,总是伴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斗争的激化。

美元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既得利益。任何挑战美元霸权的货币都不可避免地面临来自美国的阻力。结语 金德尔伯格曾经说过:“一国货币的国际化不是由本国政府的主观意志决定的”。换言之,货币国际化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主体、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持有国。加之国内经济发展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客观条件,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重创国际主要货币的信用,为新兴国际货币的出现创造了客观的历史机遇。在国内外因素的推动下,人民币国际化被推上重要的改革议程。美国通过两次世界大战清理了世界经济秩序并创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后,美元完全取代了英镑。欧元是欧元之父蒙代尔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创造的一种天然国际货币。自创建以来,它就承担了国际货币的地位和责任。人民币的国际化不具备美元和欧元国际化时期的内外条件,因此人民币与这两种国际货币自然不具有可比性。如前所述,人民币国际化与日元国际化在国内外政治、经济、金融、文化等诸多方面具有很强的可比性。日元国际化失败的教训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制定和预期反馈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它不仅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方面提醒中国,而且对金融市场的深入发展、利率和汇率的自由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等金融要素改革。通胀预期,确保中国政治和社会稳定,为人民币在国际市场树立信心提供了先例,具有可比性和借鉴意义。

参考:1.Aliber,美国角色储备货币国家。 QuarterlyJournal Economics, 19642.Bobba, Powell, A.On InternationalCurrency Choice: EuroDominate World?美洲开发银行,罗马,2007 年 3.Chinn,EuroMay 在未来 15 年内超越领先的国际货币。 NBER, 2008 4.Chitu, L., Eichengreen, 美元什么时候超过了领先的国际货币英镑?来自债券市场的证据。 NBER,2012 5.Cohen,国际货币:正确计算微积分。开放经济评论,2012 年 6.@>弗兰克尔,杰弗里。 Internationalization HistoricalPrecedents. Journal EconomicIntergration, 2012 7.Frenkel, Jacob. Exchange Rates, Prices money: Lessons from 1920's. NBER, 1980 8.Ito Mishkin, F.Two Decades JapaneseMonetary Policy DeflationProblem. NBER, 15th East Asian Seminar Economics, 20049.Kannan, welfarebenefits internationalcurrency.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 2009 1<@0.Mattoo, &SubramanianA.Spillover Effects ExchangeRates: Renminbi.Peterson Institute InternationalEconomics, 2012 11.Posen, Adam.The realities Japan's Great Recession: Neither Ran nor Rashomon, Peterson Institute InternationalEconomics, 2010 12.Subramanian RemminbiBloc Here: Asia Down, Rest Go? Peterson Institute InternationalEconomics, 2013 13.Tavlas, George Ozeki, Yuzuru. TheInternationalization JapaneseYen.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1992 14.Tavlas, InternationalUse U.S.Dollar Euro.Finance Development, 1998 15.Bar Shusong. The Financial Perspective of Real Estate Cycle. Urban Housing, 2012 (9) 16.@> Chen Hon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Yen. World Economy and Politics, 2004 (5) 1 7.Fu Liying. Ye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East Asian Currency Cooperation. Commercial Press, 2010 18.Li Daokui, Liu Linlin. Renminbi Internationalization: Quantitative Research and Policy Analysis. Financial Research, 2008 ( 11) 19.Li Daokui, Liu Linlin. RMB Free Convertibilit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China Finance, 2008 (10) 2<@0. Li Jianjun, Tian Guangning. Three major currencies Comparison and Enlightenmen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Paths. Shanghai Finance, 2003 (9) 21. Li Xiao. The Dilemma of “Ye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Its Strategic Adjustment. World Economy, 2005 (6) 22.Liu Shiyu, Wang Chenhua. The Monetization Process of China’s Economy: Dynamic Evolution and Empirical Explanation. Financial Research, 2005 (3) 23.Ma Guangming. Promoting 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 to Respond to Current Trade Protecti onism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a and Japan in the 1980s. Finance and Trade Economics, 2010 (6) 24. Wang Yang. Cross-border trade settlement in RMB: Path selection and risk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2011 (2) 25.Xu Mingqi.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Regionalization of Renminbi from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Yen. World Economic Research, 2005 (15) 26.@>Yin Jianfeng. Renminbi Internationalization : "Trade Settlement + Offshore Market" or "Capital Export +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 Taking the Lesson of Yen Internationalization as an Exampl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2011 (4)27.Zhang Guoqing, Liu Junmin. Japanese Yuan Internationalization: History, Lessons and Inspirations. Shanghai Finance, 2009 (8) 28. Zhang Yuyan, Zhang Jingchun. The Nature of Currency and the Future Choice of the Renminbi—Also on Asian Currency Cooperation. Contemporary Asia-Pacific, 2008 ( 2)